簡介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元創方」)

2010年3月,發展局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出邀請,徵求有興趣的機構和企業提交建議書,把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改造成為標誌性的創意中心。

2010年11月,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同心基金」)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設計中心和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獲選保育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及將其改造成為標誌性創意中心,現名為「元創方」。

這個項目的保育和活化工程已於2011年7月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

改造該址為標誌性創意中心的保育和活化工程於2012年1月展開,並已於2013年12月竣工。項目已於20144月啟用。

「同心基金」成立了一間特設公司,名為元創方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已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第88條的規定取得慈善機構的身分,以落實項目及負責用地活化後的日常運作包括項目內創意工作室和其他單位的租務事宜。

元創方管理有限公司已推出「元創方」網站 。有關導賞團資訊,請瀏覽此連結


背景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荷李活道前中央書院遺址)

荷李活道前中央書院遺址

本址即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前已婚警察宿舍),為前中央書院的遺址,由荷李活道、鴨巴甸街、士丹頓街和城皇街包圍。政府在西營盤及上環分區計劃大綱圖上,把用地由原來的「住宅(甲類)」用途,重新劃為「其他指定用途」,並註明用作 “文物與創意產業及有關的用途”。該址用地面積約 6000平方米,包括四個主要臺階,分別為1號、2號、3號及4號臺階。前已婚警察宿位處特殊的位置,並富有獨特的歷史,在2000年起空置。本址興建了三幢建築物,即已婚警察宿舍A座和B座,總樓面面積合共約15400平方米及196個原有居住單位;此外還有一座附屬於宿舍大樓的少年警訊會所樓。

行政長官在2007-08年度《施政報告》中宣布把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用地從「勾地表」移除,為期一年,以探討活化此用地的可行性。政府在2008年2月至5月期間,已廣泛地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活動,以收集市民對活化再利用該址的意見。當中最普遍的意見是保存用地上的兩座宿舍大樓。行政長官在2008-09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決定將該址從「勾地表」正式剔除,指定把用地活化作創意產業及有關教育用途。在2009-10年度《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進一步宣布把用地列入「保育中環」政策的八大項目其中之一。政府已計劃把兩座宿舍大樓,改造成為標誌性的創意中心。

荷李活道前中央書院
荷李活道前中央書院遺址

歷史背景

興建於1889年的中央書院,是第一所為公眾提供高小和中學程度西式教育的政府學校。該校標誌了香港公眾教育發展的新階段。校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嚴重破壞,並於1948 年拆除,以興建已婚警察宿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是香港第一所為已婚初級警務人員包括華人警員而建的已婚警察宿舍,以提高初級警務人員的士氣。

建築特色

就建築而言,兩座宿舍大樓反映現代主義的建築特色。宿舍的設計直接滿足了功能上的實際需要,建造方式和建築物料亦清楚反映當時的建築特色。鑑於上述的建築特色,兩座宿舍大樓宜保留作活化再利用,為社會帶來裨益。

中央書院
中央書院 2
中央書院遺址
中央書院遺址 2
中央書院內部
中央書院內部 2
中央書院內部 3
中央書院內部 4

考古調查和勘測結果

在2005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間,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曾在該址進行數次勘測。古蹟辦發現該址被不同時期建成的多種類型擋土牆和圍牆所包圍。在該址範圍和周圍發現中央書院遺跡。遺跡包括圍牆和擋土牆的花崗岩石軸和基座、擋土牆的牆角石、連接各臺階的梯級等。在2007年7月的考古勘測中,古蹟辦在兩座宿舍間的主要空地和4號臺階進行了地下勘測,總面積約600平方米。有關詳細勘測結果,可參閱古蹟辦網站上的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2007調查報告。以下總結了主要的勘測發現:

考古調查
  1. 勘測證實以下物品得到較佳保存:
    1. 現存的擋土牆,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於該址下層臺階的獨特樹木;

      圖1:現存的擋土牆,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於該址下層臺階的獨特樹木
      圖2:現存的擋土牆,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於該址下層臺階的獨特樹木
    2. 通往4號臺階的花崗石級,以及餘下的毛石牆;以及

      圖1:通往4號臺階的花崗石級,以及餘下的毛石牆
      圖2:通往4號臺階的花崗石級,以及餘下的毛石牆
    3. 沿士丹頓街和鴨巴甸街的圍牆上的原有花崗石基座和柱。

      圖1:沿士丹頓街和鴨巴甸街的圍牆上的原有花崗石基座和柱
  2. 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圖1: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圖2: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圖3: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圖4: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圖5:於該遺址發掘到逾2000件中央書院的遺物
  3. 除上述物品外,中央書院的地基和其他部分則受到過往工程大幅干擾。根據有關勘測的結果,即使再進行勘測,但在該址內找到較佳保存部分的機會仍甚微。考慮到樹牆有倒塌的危險,以及或會影響地下設施的穩定性,故此沒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工程。

活化再用該址的一般原則

  1. 保存該址的文物;
  2. 彰顯該址的文物和歷史價值,以及該址原來的格調/氛圍;
  3. 賦予該址新生命,使之成為對本地居民及遊客都具有特色和生氣的地標,從而活化該址;
  4. 就擬議的“點”、“線”、“面”文物保育方法,對荷李活道沿路及周圍地方的全面規劃作出貢獻;
  5. 回應社區就先前住宅發展計劃所引起對發展密度、建築物高度等方面的關注;以及
  6. 滿足社區對更多地區休憩用地設施的期望。

三個月的推動公眾參與工作

多年來社會已經對該址的日後的用途,發表了不同的意見。為了收集社會就如何最佳活化該址的意見,發展局從2008年2月至5月,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推動公眾參與工作,如下:

日期 推動公眾參與工作事項
2008年2月22日 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文物保護小組委員會介紹有關歷史背景和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詳情請參閱討論文件)
2008年3月28 至29日 舉辦開放日,讓關注團體、媒體和公眾入內參觀
2008年4月2日 向中西區區議會介紹有關歷史背景和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2008年4月8日 向香港旅遊業議會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2008年4月16日 向古物諮詢委員會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2008年4月24日 安排旅發局參觀該址
2008年4月25日 向旅遊業策略小組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2008年4月26日 公眾座談會(詳情請參閱通訊刊物)
2008年5月5日 向市建局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2008年5月27日 向香港建築師學會諮詢如何活化該址的方案

"保育中環"的電腦投影片簡介資料

保育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