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学校旧正门
- 贾梅士学校时期的旧正门位置,仍保留很多昔日痕迹,包括两旁花岗岩石、门前地台、三支旗杆,及以前贾梅士学校葡萄牙校名「Escola Camões」。
- 「Escola」指学校,「Camões」则是葡萄牙爱国诗人贾梅士(Luís Vaz de Camões)的名字。贾梅士在葡萄牙人心目中拥有重要地位。6月10日是贾梅士逝世的日子,除了在此日纪念他外,并会庆祝以其命名的葡萄牙国庆日,又称葡国日、贾梅士日暨葡侨日。
第二站:地下走廊
- 这一层空间保留建筑物作为私人住宅时期的建筑特色。大宅上层属主人生活空间,故楼底较高,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下层属佣人备餐及居住范围,强调功能性及实用性,也不需太多自然采光,故楼底较矮,窗户较细,反映佣人从属地位。
- 窗户的颜色及设计,加上与墙身形成的强烈黑白对比,营造出舞台感。
第三站:地下游戏室
- 游戏室内的黄色玻璃墙是旧物料升级再用、重新赋予新用途的良好示范。活化团队把前校舍旧玻璃窗打碎,并加入黄色色粉,打造成新玻璃砖,拼贴成游戏室内这一面美观又实用的间隔墙。其颜色亦贴近建筑物的葡式设计,及呼应其外墙颜色。
第四站:外面庭园
- 活化后的教育中心,仍保留葡萄牙建筑特色的外观,包括白色弧形窗框配衬黄色的外墙、线条分明及风格简约的设计。
- 建筑外墙拥有3种不同的「批荡」,又称为「抹灰」,包括较粗糙的上层外墙批荡、较幼细的下层外墙批荡,以及横跨上层1楼和2楼、模仿石头材质的白色弧形「上海批荡」。
- 庭园仍保留了前贾梅士学校时期的盥洗盆,据说是昔日为学生而设的卫生设施。
第五站:学校新正门
- 教育中心新正门设于建筑物北面,由前贾梅士学校北面的侧门/后门改建而成。新正门沿袭葡萄牙建筑特色,玄关及细节设计较简单。门上方的金属英文字组件 - 「HKREP EDU HUB」,即「香港话剧团教育中心」,其颜色和设计和旧正门的洗水石校名「Escola Camões」相似,不过建筑物料则选用与洗水石质感大为不同的金属组件,以突显新旧正门的分别。新正门加建斜台,以符合无障碍要求。
第六站:楼梯
- 这条楼梯在前贾梅士学校成立时已经存在。其木扶手及地砖均是1954年原装,距今已逾70年历史。现时加建了一个可拆卸的黑色扶手框,以符合安全标准。
第七站:屋顶天窗
- 教育中心的复修工程中,改造了原来密封的屋顶,以玻璃天窗设计,提升屋顶的防水效能,并能引入日照以达节能效能。此外,天窗选用「空气淨化太阳能玻璃」,具隔热、产电和淨化空气的功能。
第八站:二楼排练场
- 此排练场保留了昔日贾梅士学校时期的拱形窗楣大窗。此处主要是成年学生上课的地点,故采用成熟、富剧场感的设计。墙身及窗帘均选用黑色,模拟黑盒剧场环境。
- 昔日贾梅士学校四周没有建筑物。现时此座建筑被高楼住宅包围,因此玻璃窗物料选用透光、隔热及隔声的中空玻璃,而室内天花也加入吸音物料,避免话剧排练时的声响影响周边住户,使活化后的建筑能和谐融入现时的社区环境。
第九站:二楼活动室
- 活动室内保留了昔日贾梅士学校教室的一块5米长的木框镜子。
香港话剧团教育中心 - 景点导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