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在二零零七年十月的《施政报告》中公布,政府将于未来五年全力推动文物保育工作,为市民缔造更优质的文化生活。政府已逐步开展一系列务实、具有创意的文物保育工作,包括透过法定及行政措施去保存历史建筑及地点,及推动活化历史建筑物。
这些措施的成功,全赖社会人士对文物保育的理解和支持。
故此,发展局推出"文物保育宣传运动",并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巡迴展览、研讨会,以及导赏团等。我们亦已启动一个全新的文物保育网页,加强讯息的发放和相互的交流。
我们希望透过这个运动,加深社会人士对文物保育工作重要性的了解,并启发他们发表意见及建议,与我们手同心,一起实践文物保育的理想。
讲者:吴韵怡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 历史建筑研究组 . 研究项目主任
是次考察活动于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星期六举行,考察地点为湾仔区。湾仔区是香港的一个旧社区,区内尚存不少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自香港于1841年开埠之后,湾仔区继中西区成为外国商人的驻脚地。外商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撤离湾仔,华人富商遂购置土地兴建住宅(主要为唐楼),包括现时的石水渠街和春园街一带,容纳了不少华人。除了住宅外,其他的社区设施如街市、邮政局、庙宇等亦相继出现,加上唐楼地下的店铺,华人社区因此而繁盛起来。而湾仔的半山区则是华人富商的居住之地,现时仍保留少量于当年兴建的大宅。
是次的考察由湾仔街市开始,先后参观了石水渠街72-74号(蓝屋)、庆云街2-8号(黄屋)、北帝庙、旧湾仔邮政局、皇后大道东186-190号、坚尼地道64号、南固台、洪圣庙及前李节街唐楼(今李节花园)。当中石水渠街72-74号(蓝屋)及皇后大道东186-190号所参观的单位分别属于政府及市区重建局物业,平日并不对外开放。是次考察特蒙有关部门允准参观部份单位,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令参加者可以亲身体会基层人士的居住状况,亦能更深入去认识唐楼的建筑特色,实在令参加者获益良多。
在安排是次考察路线时,吴小姐特意挑选区内不同形式的居住环境,包括唐楼(蓝屋、黄屋及皇后大道东186-190号)、半山区的大宅(坚尼地道64号)及依山而建的台(南固台),让参加者能一睹湾仔区其拥有不同阶层及形式的居住环境之特色,对于该区早期的居住环境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是次考察亦包括了不同设计的唐楼、不同规模的庙宇、及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让参加者能对于同类型的建筑物作出比较,旨在扩阔参加者的视野。例如,参加者能亲身体验走在早期较陡峭的木楼梯上和较后期的钢筋水泥楼梯上的分别、不同庙宇在空间布局及建筑细部的不同设计;对于国际式(International style)、装饰艺术式(Art Deco style)和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 style)等建筑风格,吴小姐从其建筑风格出现的年代及社会背景、建筑特色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常用的建筑构件及装饰细部等多方面作出讲解,除现场对其建筑物作出分析外,讲解的过程中亦加以有关图片补充,让参加者能更清楚及全面地认识每一种建筑风格。
此外,唐楼是这次考察的重点。唐楼于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因应人口增长的需求而大量兴建于市区,湾仔区便是其中之一个地点。吴小姐从唐楼出现的背景及其演变过程为引子,并亲身在唐楼内剖析其空间布局及当时的居住状况,把唐楼的特色如木楼梯、游廊、板间房的分布、厨房的排烟系统等一一展示。不少参加者对挤满板间房的单位感到惊讶,亦惊叹当年人们对每一吋生活空间的充分利用。
参观的建筑物当中,有已被活化再利用的,有计划保留但尚未落实将来用途的,有仍然前途未卜的,更有已被拆卸的项目。藉是次考察,希望让参加者对香港保护古迹的情况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建筑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与社区的关系,从而引发参加者对旧区文物保育和发展的关注,并作出深思和讨论。.
讲解员:吴韵怡小姐-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 历史建筑研究组 . 研究助理
是次考察活动于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六举行,共有四十名公众人士参加。 考察地点为铜锣湾区及中区的教堂。自香港于1841年开埠后,不少外国的教会组织及传教士东来传教,并相继于香港兴建起教堂,作为在香港传教的总部以及为会众服务之场所。部份在香港的教堂历史年代久远,而且建筑华丽,其中部份富有西方的建筑特色,如歌德式、文艺复兴式、古典复兴式等等;当中亦有教堂为了更能够融合香港本地文化,采用富传统中国色彩的建筑元素。
是次考察的教堂分别是铜锣湾的圣保禄修院基督君王小堂及圣公会圣马利亚堂,和中区的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教堂及圣约翰座堂。当中,基督君王小堂及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教堂平日并不开放予公众参观,加上该两间教堂位于学校建筑群内,并不为一般大众所知,故市民都难于置身其中实地考察。是次考察是特蒙两间教会允准入内参观,实属难得之机会,能让参加者亲身体验其教堂的建筑空间。是次考察特意选取四间各自采用了不同建筑风格的教堂,旨在扩参加者的视野,明白教堂建筑并非只会采用歌德式风格,亦能让参加者对不同的建筑风格进行比较,以加深认识。
讲解员吴小姐沿途对教堂的建筑特色进行深入的分析及讲解,带领参加者由教堂的外部至内部进行细致的观察。例如采取该建筑风格的原因、其整体布局与地势的关系、屋顶采用穹顶和金字顶的分别、希腊不同柱式的比例、尖拱与扶壁在结构上的功能等等。而吴小姐在对于室内布局及建筑装饰的讲解中,更解构了其背后的宗教意义,希望能让参加者明白教堂的设计与其背后的宗教仪式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堂内的建筑焦点及宗教焦点的分别、彩绘玻璃上不同的植物及动物图案背后所隐含的宗教意义等等。当中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教堂的詹修女更为参加者进行教堂历史背景的讲解,令参加者获益良多。而在考察期间,参加者对于不同的建筑风格有不少提问,同时对于教堂的宗教内涵亦甚感兴趣,希望了解建筑背后的宗教意义和故事。
为了提升公众人士对文物保育的意识和增加他们有关方面的知识,发展局举办了一系列的公开讲座及本地考察团。第一场公开讲座已于2008年2月22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约有70名公众人士出席该讲座。
在此公开讲座,讲者回顾了香港过去十年城市文物保育的发展,由1999年施政报告的简略开端,到2007年施政报告的详尽政政策。
讲座介绍了文物保育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文化遗产(有别于自然遗产)以及文化景观(又译:人文地景)。讲者并讲述城市及乡间环境中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与其不可分割的物质和非物质组成。
讲座发听众们踊跃讨论,尤其对历史浪漫化的问题,及“heritage”一字的翻译:到底是继承古人的「遗产」,还是传继后代的「财产」?
讲者﹕罗嘉裕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 历史建筑研究组 . 研究项目经理
是次考察活动于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举行,考察地点为元朗屏山。屏山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村落之一,由屏山开基祖邓元祯于南宋末年所建。村内尚存有不同种类的建筑物,例如祠堂、庙宇、书室、塔楼等等,而且屏山村落的结构严谨,是认识中式传统村落的理想例子。考察当天我们先于中午一时正于香港中文大学集合,再由旅游巴接送前往屏山。抵达屏山后,先由讲者罗嘉裕先生讲解阅读中式村落的方法以及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并以屏山为研究对象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当中包括屏山乡的建村历史、村落分布、风水、建筑物朝向等等,让参加者对屏山乡有一个简略的认识。
整个考察由述卿书室前厅作为开始,途经觐廷书室、清暑轩、邓氏宗祠、愈乔二公祠、邓氏民居、仁敦冈书室、社坛、杨侯庙、上璋围、聚星楼,最后以达德公所作结。沿途罗嘉裕先生以跨学科的角度,从建筑、人文、地理、宗族关系、历史等多角度阐释每一幢建筑物的建筑特色以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另外亦对建筑物的构件和装饰作详细介绍,包括建筑物的彩绘、雕刻、灰塑、陶塑、枋、驼峰、瓜柱、雀替等等,从中认识中国文化寓意。参加者对于建筑学的专有名词和知识亦甚感兴趣,不时提出发问,希望对传统中式建筑作更深入的了解。
参加者在期间亦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在参观述卿书室前厅、觐廷书室和清暑轩期间,惊叹建筑物美轮美奂的装饰;在参观仁敦冈书室期间,则对将会进行重修的建筑物之造法、理念提出疑惑;参观部份未有作适当修缮的建筑物时则会大为感叹。透过是次考察,让参加者可以亲自体验现存香港中式历史建筑的内涵,同时亦带出香港文物保育之问题及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