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元创方」)

2010年3月,发展局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出邀请,征求有兴趣的机构和企业提交建议书,把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改造成为标志性的创意中心。

2010年11月,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同心基金」)联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设计中心和职业训练局辖下的香港知专设计学院,获选保育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及将其改造成为标志性创意中心,现名为「元创方」。

这个项目的保育和活化工程已于2011年7月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

改造该址为标志性创意中心的保育和活化工程于2012年1月展开,并已于2013年12月竣工。项目已于20144月启用。

「同心基金」成立了一间特设公司,名为元创方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根据《税务条例》(第112章)第88条的规定取得慈善机构的身分,以落实项目及负责用地活化后的日常运作包括项目内创意工作室和其他单位的租务事宜。

元创方管理有限公司已推出「元创方」网站 。有关导赏团资讯,请浏览此连结


背景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荷李活道前中央书院遗址)

荷李活道前中央书院遗址

本址即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前已婚警察宿舍),为前中央书院的遗址,由荷李活道、鸭巴甸街、士丹顿街和城皇街包围。政府在西营盘及上环分区计划大纲图上,把用地由原来的「住宅(甲类)」用途,重新划为「其他指定用途」,并注明用作 “文物与创意产业及有关的用途”。该址用地面积约 6000平方米,包括四个主要台阶,分别为1号、2号、3号及4号台阶。前已婚警察宿位处特殊的位置,并富有独特的历史,在2000年起空置。本址兴建了三幢建筑物,即已婚警察宿舍A座和B座,总楼面面积合共约15400平方米及196个原有居住单位;此外还有一座附属于宿舍大楼的少年警讯会所楼。

行政长官在2007-08年度《施政报告》中宣布把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用地从「勾地表」移除,为期一年,以探讨活化此用地的可行性。政府在2008年2月至5月期间,已广泛地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公众谘询活动,以收集市民对活化再利用该址的意见。当中最普遍的意见是保存用地上的两座宿舍大楼。行政长官在2008-09年度的《施政报告》中,决定将该址从「勾地表」正式剔除,指定把用地活化作创意产业及有关教育用途。在2009-10年度《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进一步宣布把用地列入「保育中环」政策的八大项目其中之一。政府已计划把两座宿舍大楼,改造成为标志性的创意中心。

荷李活道前中央书院
荷李活道前中央书院遗址

历史背景

兴建于1889年的中央书院,是第一所为公众提供高小和中学程度西式教育的政府学校。该校标志了香港公众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校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并于1948 年拆除,以兴建已婚警察宿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是香港第一所为已婚初级警务人员包括华人警员而建的已婚警察宿舍,以提高初级警务人员的士气。

建筑特色

就建筑而言,两座宿舍大楼反映现代主义的建筑特色。宿舍的设计直接满足了功能上的实际需要,建造方式和建筑物料亦清楚反映当时的建筑特色。鉴于上述的建筑特色,两座宿舍大楼宜保留作活化再利用,为社会带来裨益。

中央书院
中央书院 2
中央书院遗址
中央书院遗址 2
中央书院内部
中央书院内部 2
中央书院内部 3
中央书院内部 4

考古调查和勘测结果

在2005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间,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曾在该址进行数次勘测。古迹办发现该址被不同时期建成的多种类型挡土墙和围墙所包围。在该址范围和周围发现中央书院遗迹。遗迹包括围墙和挡土墙的花岗岩石轴和基座、挡土墙的墙角石、连接各台阶的梯级等。在2007年7月的考古勘测中,古迹办在两座宿舍间的主要空地和4号台阶进行了地下勘测,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有关详细勘测结果,可参阅古迹办网站上的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2007调查报告。以下总结了主要的勘测发现:

考古调查
  1. 勘测证实以下物品得到较佳保存:
    1. 现存的挡土墙,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于该址下层台阶的独特树木;

      图1:现存的挡土墙,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于该址下层台阶的独特树木
      图2:现存的挡土墙,以及沿荷李活道和城皇街及位于该址下层台阶的独特树木
    2. 通往4号台阶的花岗石级,以及余下的毛石墙;以及

      图1:通往4号台阶的花岗石级,以及余下的毛石墙
      图2:通往4号台阶的花岗石级,以及余下的毛石墙
    3. 沿士丹顿街和鸭巴甸街的围墙上的原有花岗石基座和柱。

      图1:沿士丹顿街和鸭巴甸街的围墙上的原有花岗石基座和柱
  2. 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图1: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图2: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图3: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图4: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图5:于该遗址发掘到逾2000件中央书院的遗物
  3. 除上述物品外,中央书院的地基和其他部分则受到过往工程大幅干扰。根据有关勘测的结果,即使再进行勘测,但在该址内找到较佳保存部分的机会仍甚微。考虑到树墙有倒塌的危险,以及或会影响地下设施的稳定性,故此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工程。

活化再用该址的一般原则

  1. 保存该址的文物;
  2. 彰显该址的文物和历史价值,以及该址原来的格调/氛围;
  3. 赋予该址新生命,使之成为对本地居民及游客都具有特色和生气的地标,从而活化该址;
  4. 就拟议的“点”、“线”、“面”文物保育方法,对荷李活道沿路及周围地方的全面规划作出贡献;
  5. 回应社区就先前住宅发展计划所引起对发展密度、建筑物高度等方面的关注;以及
  6. 满足社区对更多地区休憩用地设施的期望。

三个月的推动公众参与工作

多年来社会已经对该址的日后的用途,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为了收集社会就如何最佳活化该址的意见,发展局从2008年2月至5月,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推动公众参与工作,如下:

日期 推动公众参与工作事项
2008年2月22日 向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文物保护小组委员会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和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详情请参阅讨论文件)
2008年3月28 至29日 举办开放日,让关注团体、媒体和公众入内参观
2008年4月2日 向中西区区议会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和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2008年4月8日 向香港旅游业议会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2008年4月16日 向古物谘询委员会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2008年4月24日 安排旅发局参观该址
2008年4月25日 向旅游业策略小组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2008年4月26日 公众座谈会(详情请参阅通讯刊物)
2008年5月5日 向市建局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2008年5月27日 向香港建筑师学会谘询如何活化该址的方案

"保育中环"的电脑投影片简介资料

保育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