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二月十七日)在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新闻发布会的致辞全文:

陈主席、各位传媒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兴向大家宣布,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首批建筑的甄选结果。

活化计划去年二月正式接受申请,反应十分热烈,我们一共收到由102个机构提交的114份申请书。由陈智思主席领导的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在甄选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委员会在过去10个月,亲身考察了计划内的每幢历史建筑,及进行了共长达90小时的16次会议,细看每份申请书和约见有关申请机构,并就如何完善方案提出了精闢的建议。文物保育活化工作是需要大家注入热情的事业。活化计划有今天的成果,体现了委员会成员的热情与专业精神。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高度讚扬。今日的发布会,除了稍后陈主席会代表委员会介绍甄选标准外,出席的委员会成员亦乐意接受传媒的访问,谈谈他们的感受。

委员会的努力今天终于有了结果,委员会向我就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甄选提出建议。我已全盘接纳委员会的建议,并拣选以下6个非牟利机构提出的计划:

至于另一幢历史建筑旧大埔警署,则因所有申请未能达标,所以委员会建议在稍后重新接受申请,为这建筑寻找最合适的新用途。稍后,陈主席将解释委员会的考虑。

所有获接纳的计划都会提供让公众享用的设施,如展览室、社区教育中心、户外空间等,故此,每一个计划都可激发大众对文物保育的认识。除北九龙裁判法院由获选机构自行斥资建设,政府会拨款约4亿9,000万元资助其余5座建筑的复修成本,和近1,100万元作其中4个社会企业营运所需的资助。这些计划将有助开创就业,我们估计于建筑期间,会创造差不多1,000个全职职位;而于计划正式实施时,约提供500多个全职及兼职职位。六个活化计划会在2011年中到2012年上半年陆续完成,最快的预计将于2011年中投入服务。

陈主席会稍后向各位更详细介绍各项目的特色和优点,现在,我想从文物保育政策方面作几点初步的经验总结。

保育是重要而持久的工作。香港目前虽然无可避免地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但特区政府会坚持落实文物保育政策,继续投入更多资源推行文物保育措施。我们会在短期内推出活化计划的第二批建筑,除了可再次申请的旧大埔警署外,亦初步计划包括位于湾仔区的蓝屋建筑群、位于九龙城区的石屋连同毗邻的休憩空间、位于沙田区的王屋村古屋和前粉岭裁判法院。我们现正积极筹备,有兴趣的机构也可开始构思。

就首批六个活化项目,我们的跟进工作包括:

最后,我向所有参与活化计划的机构及人仕衷心致谢,包括首阶段的申请机构,今天我亦已发信感谢他们的参与,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亦多谢传媒对这计划的兴趣,在过去一年来对这计划广泛报道;最后再次感谢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主席和各委员。希望大家继续积极支持及参与保育工作。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8时38分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