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稿代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发出:
以下是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主席陈智思今日(二月十七日)在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新闻发布会的致辞全文:
林局长、各位记者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
我和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很荣幸政府把评审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计划书的重任交给我们。我与每位委员都觉得这是项十分有意义且具挑战性的工作。我们亦感谢秘书处的支援,令评审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委员会」主席,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下列数个范畴:
评选准则
委员会根据计划先前公布的审批准则进行评审,五项评审准则包括:
以上五个范畴同样重要,我们的评核采取一个平衡的原则,确保获选的建议能为社会带来裨益。
评选过程
委员会一开始便到活化计划第一期之下的七所历史建筑进行考察,并举行了十六次会议,审批所有申请书。审批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审批申请机构提交的资料。经过第一轮审批,委员会初步选出十四个申请机构进入第二轮。在第二轮审批,入选的申请机构要提交更详尽的资料及数据,包括详细的技术建议,初期运作的仔细成本评估与现金流;委员会亦与入选机构的代表会晤,就不同范畴提出问题。透过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内的秘书处,我们亦向不同的政策局和部门就不同的申请征询他们的意见。可见评选过程是非常精细和严谨的。
获选项目
刚才局长已宣布结果,我很欣喜我们收到很多高质素的建议,但我们只能选出六位成功申请者。获选的六个项目在数方面都是多元化的,从下列数点可看出:
整体来看,不同项目,各具特色和服务对象,但相同的是,都达到善用历史建筑和推广社会企业的目的。
旧大埔警署
大家可能会留意到就旧大埔警署,委员会并没有推选任何申请。收到的二十三个申请书中,大部分均申请作营舍、推广课程或展览用途。委员会认为旧大埔警署环境优美,面绩达6,500平方米,所需的复修费用不菲,因此获选的申请书必须符合五项评审准则。但经过详细评审后,委员会未能拣选合适的申请书,故建议将这历史建筑重新进行另一轮的申请,期望找到能够达到要求的计划书。
感想
计划收到很多建议,我觉得很鼓舞,显示大家对保育及活化历史建筑物的支持。计划除在量方面,在质素方面也很好,无奈僧多粥少,更增加了评审的难度。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两点:
任何评审都总有胜出及落选者。落选的计划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是差,其实有个别建议在某些评审准则的范畴上有不错的表现,申请机构亦好努力做讲解及游说的工作,对此,我要感谢他们所付出的。无奈竞争的确非常剧烈。我希望大家可以吸取今次的经验,亦期望活化计划第二期各申请者可花多点心思,继续为香港的保育工作出一分力。
最后我谨代表委员会的全体成员,祝愿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内的所有获选项目能顺利推行,并期待下一期的计划会吸引更多机构参与。多谢各位。
完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8时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