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角医院
地址 : 九龙荔枝角青山道800号
总楼面面积 : 6,500平方米
建成年份 : 1921 – 1924
评级 : 三级
可能用途 : 度假营、旅舍、文化艺术村、学院
获选项目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香港文化传承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于2009年2月17日的计划简介
建设成本:约1亿9千3百90万元
社会企业营运所需的政府资助:约2百万元
计划简介
开设区域文化城-「香港文化传承」,以达成以下目标:
保存历史建筑,承传建筑物及其邻近社群的历史价值;
向香港市民和海外游客推广中华文化教育体验;
举办中华文化教育课程、香港和海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游学团、论坛和工作坊;和
鼓励社会参与、带动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反映或彰显建筑物的历史重要性
计划会设立一个文化旅舍,包括85间客房及多个中式庭园。中式庭园的设计会与原殖民地建筑的风格相融合,并把历史建筑改建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
计划会设立一个保育展馆和一个历史展馆,展示前荔枝角医院和荔枝角区的发展历史。
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使公众可欣赏历史建筑的价值及重要性。
技术及设计层面
该地点面积是活化计划中最大的,约32,000 平方米,当中包括15座以上的建筑物,分布于上、中、下3个区,它们可由升降机和桥连接。
中式庭园是本项目的主要设计特色,使现代气息与中国文化和建筑的特征巧妙地融合起来。
计划对该地点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研究,对地点及保育指引有深切认识,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克服该地点原有的限制。
计划所需费用清楚并详细列明,该计划可以有效地保存该历史建筑,并为它带来新的生命。
社会裨益
计划将会:
把历史建筑活化再用,为荔枝角医院带来新的生命,并吸引本地、内地和海外游客到该区;
帮助本地推动文物保育、国民教育和中华文化,使它们达到协同效应;
介绍前荔枝角医院和荔枝角区的发展历史,从而促进香港、内地和海外的文化交流;和
为酒店管理和旅游业的学生提供每季50个培训职位,促进本地人士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获选机构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成立于1985年。
该中心联系世界各地的知识份子和学者,弘扬文化工作。
中心旨在提倡、介绍和发扬中华文化,致力推动香港和海内外华人文化界沟通,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促进香港、内地和海外的文化交流。
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出版文化学术研究的书刊;举办座谈会、讲座、文化旅游、课程、展览、工作坊、表演等等。
前瞻
获选机构需要:
完成计划的详细设计﹔
完成所需的行政程序﹔
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就建议用途申请规划许可;
正式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
进行翻新工程 (预计施工期:约21个月);
申请营运所需牌照 (如需要);和
与政府签订有关社会企业营运和历史建筑保育协议。
预计计划开始营运时间 : 2012年第2季 (文化馆); 2012年第4季 (其他)
预计达到收支平衡的时间 : 第3年
香港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