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书馆街12号 : 大坑火龙文化馆
- 获选机构﹕大坑坊众福利会
- 建设成本: 约3,602万元 (按2013年12月的价格)
- 社会企业营运所需的政府资助: 约171万元
项目简介
- 修复原址为「孔圣义学」的书馆街12号为大坑火龙文化馆。计划旨在传承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坑舞火龙的文化、保存大坑原有客家文化,同时推动社区文化保育,并以社会企业模式营运以大坑火龙为主题之餐厅。
- 项目包括:
- 地下设有火龙文化馆,展示与火龙相关的物品、短片及文化,以及介绍大坑和书馆街12号的历史和价值。
- 1楼及2楼设有大坑火龙主题餐馆,汇聚火龙文化及创意餐饮,为访客提供独特饮食体验。
- 提供免费文化讲座,延续建筑物原来提供免费教育的用途和精神。
历史重要性
书馆街12号的历史重要性将会透过以下各方面彰显及保存:
- 原址前身是「孔圣义学」,大坑坊众福利会会将此建筑物活化为火龙文化馆,以社会企业模式营运,并开设免费文化讲座,保持原来义学的教育精神;
- 提供一个平台和文化教育空间,保存、展示及传承大坑作为传统客家村落的各样传统和文化;
- 建筑物位于舞火龙的路线上,能有效推广大坑这项独特的舞火龙传统及介绍有关历史,并透过社区参与,推动文化传承之余,亦增强社区凝聚力;及
- 地下展览厅展示大坑及书馆街12号的相关历史文化,亦透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制图、摄录等方式,保存建筑物的历史及纪录其活化过程。
技术层面
- 符合现行的建筑要求;
- 保存大部份建筑特色;
- 适当的改建工程未有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及
- 为方便巿民参观,展览厅将设于建筑物地下,火龙主题餐厅则设于1楼及2楼,为巿民提供客家及素食菜式。
社会裨益
这项目将为社会带来以下的裨益:
- 传承及推广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大坑舞火龙及传统客家的文化、习俗及历史;
- 透过社区参与展馆的诠释和导赏活动,加强区内居民的凝聚力及归属感;
- 透过文化馆的各项教育及互动项目,培育青少年了解舞火龙这项独特本地文化,及推动公众对传统节庆活动的欣赏;及
- 打造全新及具香港特色的文化及旅游地标,吸引海内外游客。
获选机构
大坑坊众福利会于1946年成立,是湾仔区内的非牟利社会服务机构。机构本着服务坊众,互相扶持的宗旨,为区内居住、就读或工作之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前瞻
- 获选机构需要:
- 完成计划的详细设计;
- 完成所需的行政程序;
- 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就建议用途申请规划许可(如有需要);
- 正式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
- 进行翻新工程 (预计施工期:约16个月);
- 申请营运所需牌照 (如有需要);及
- 与政府签订有关社会企业营运和历史建筑保育协议。
- 预计达到收支平衡的时间: 第2年
大坑火龙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