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二月十七日)在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新聞發布會的致辭全文:

陳主席、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嘉賓: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興向大家宣布,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首批建築的甄選結果。

活化計劃去年二月正式接受申請,反應十分熱烈,我們一共收到由102個機構提交的114份申請書。由陳智思主席領導的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在甄選過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意見。委員會在過去10個月,親身考察了計劃內的每幢歷史建築,及進行了共長達90小時的16次會議,細看每份申請書和約見有關申請機構,並就如何完善方案提出了精闢的建議。文物保育活化工作是需要大家注入熱情的事業。活化計劃有今天的成果,體現了委員會成員的熱情與專業精神。他們的努力值得我們高度讚揚。今日的發布會,除了稍後陳主席會代表委員會介紹甄選標準外,出席的委員會成員亦樂意接受傳媒的訪問,談談他們的感受。

委員會的努力今天終於有了結果,委員會向我就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甄選提出建議。我已全盤接納委員會的建議,並揀選以下6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

至於另一幢歷史建築舊大埔警署,則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所以委員會建議在稍後重新接受申請,為這建築尋找最合適的新用途。稍後,陳主席將解釋委員會的考慮。

所有獲接納的計劃都會提供讓公眾享用的設施,如展覽室、社區教育中心、戶外空間等,故此,每一個計劃都可激發大眾對文物保育的認識。除北九龍裁判法院由獲選機構自行斥資建設,政府會撥款約4億9,000萬元資助其餘5座建築的復修成本,和近1,100萬元作其中4個社會企業營運所需的資助。這些計劃將有助開創就業,我們估計於建築期間,會創造差不多1,000個全職職位;而於計劃正式實施時,約提供500多個全職及兼職職位。六個活化計劃會在2011年中到2012年上半年陸續完成,最快的預計將於2011年中投入服務。

陳主席會稍後向各位更詳細介紹各項目的特色和優點,現在,我想從文物保育政策方面作幾點初步的經驗總結。

保育是重要而持久的工作。香港目前雖然無可避免地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但特區政府會堅持落實文物保育政策,繼續投入更多資源推行文物保育措施。我們會在短期內推出活化計劃的第二批建築,除了可再次申請的舊大埔警署外,亦初步計劃包括位於灣仔區的藍屋建築群、位於九龍城區的石屋連同毗鄰的休憩空間、位於沙田區的王屋村古屋和前粉嶺裁判法院。我們現正積極籌備,有興趣的機構也可開始構思。

就首批六個活化項目,我們的跟進工作包括:

最後,我向所有參與活化計劃的機構及人仕衷心致謝,包括首階段的申請機構,今天我亦已發信感謝他們的參與,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勵;亦多謝傳媒對這計劃的興趣,在過去一年來對這計劃廣泛報道;最後再次感謝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和各委員。希望大家繼續積極支持及參與保育工作。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38分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