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生春
- 地址: 九龍旺角荔枝角道119 號
- 總樓面面積 : 600 平方米
- 建成年份 : 1931
- 評級 : 一級
- 可能用途 : 中藥零售店鋪、社會服務中心、展覽中心
獲選項目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 – 雷生春堂
計劃簡介
開設中醫藥保健中心,以達成以下目標:
- 保存雷生春的文物及建築特色;
- 為社區提供多元化中醫醫療保健服務;
- 增進大眾的中醫藥知識,培訓中醫藥人才;和
- 打造雷生春為獨特的旅遊景點和歷史文化地標。
如何反映或彰顯建築物的歷史重要性
計劃將會:
- 活化雷生春為中醫藥保健中心,反映建築物的原來用途;
- 盡量恢復建築物的建築特點;
- 設立展覽空間以展示建築物的歷史及不同的中藥品種;和
- 安排導賞團向遊客介紹雷生春的歷史。
技術及設計層面
- 雷生春位於荔枝角道和塘尾道交界,噪音問題嚴重。在不影響建築物的原本外觀下,計劃將會安裝玻璃窗以解決噪音問題。
- 建築物每層的面積細小;計劃將會善用騎樓作候診室和展覽廳,並以室內空間作為診症室,以保障病人的私隱。
- 計劃將會盡量使用和裝配原有的地磚及物料,以恢復建築物的原貌。
- 計劃將會在建築物內部和後院,分別加設升降機、樓梯和公共設施,以符合現行的建築物條例和保存原有的建築特色。
社會裨益
計劃將會:
- 提供優質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並同時推廣中醫藥,尤其使當區市民受惠;
- 吸引遊客到訪當區,為當地經濟帶來新氣象;
- 使中醫醫療服務和文物之間達到協同效應;和
- 透過舉辦中醫藥節、展覽、保健講座、義診和優惠診症服務,推動社區參與。
獲選機構
- 香港浸會大學是第一所在本港提供中醫高等教育的大學,早在1997年已開辦中醫藥診所,並在1998年正式開辦中醫學學位課程。
-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教學、研究和臨床服務,致力把中醫藥提升至國際領域。
- 浸會大學已營運4 間中醫藥診所及4 間與醫院管理局合辦的中醫診所。在活化歷史建築方面亦富有經驗,例如把一級歷史建築前英國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活化為視覺藝術院及將空置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前瞻
- 獲選機構需要:
- 完成計劃的詳細設計﹔
- 完成必須的行政程序﹔
- 正式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資助撥款﹔
- 進行翻新工程 (預計施工期:約18個月) ﹔
- 申請營運所需牌照 (如需要) ﹔和
- 與政府簽訂有關社會企業營運和歷史建築保育的協議。
- 預計計劃開始營運時間 : 2012年第2季
- 預計達到收支平衡的時間 : 第3年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雷生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