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角醫院
地址 : 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
總樓面面積 : 6,500平方米
建成年份 : 1921 – 1924
評級 : 三級
可能用途 : 度假營、旅舍、文化藝術村、學院
獲選項目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文化傳承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於2009年2月17日的計劃簡介
建設成本:約1億9千3百90萬元
社會企業營運所需的政府資助:約2百萬元
計劃簡介
開設區域文化城-「香港文化傳承」,以達成以下目標:
保存歷史建築,承傳建築物及其鄰近社群的歷史價值;
向香港市民和海外遊客推廣中華文化教育體驗;
舉辦中華文化教育課程、香港和海外的文化交流活動、遊學團、論壇和工作坊;和
鼓勵社會參與、帶動經濟和促進社會和諧。
如何反映或彰顯建築物的歷史重要性
計劃會設立一個文化旅舍,包括85間客房及多個中式庭園。中式庭園的設計會與原殖民地建築的風格相融合,並把歷史建築改建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計劃會設立一個保育展館和一個歷史展館,展示前荔枝角醫院和荔枝角區的發展歷史。
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使公眾可欣賞歷史建築的價值及重要性。
技術及設計層面
該地點面積是活化計劃中最大的,約32,000 平方米,當中包括15座以上的建築物,分布於上、中、下3個區,它們可由升降機和橋連接。
中式庭園是本項目的主要設計特色,使現代氣息與中國文化和建築的特徵巧妙地融合起來。
計劃對該地點進行了非常全面的研究,對地點及保育指引有深切認識,並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克服該地點原有的限制。
計劃所需費用清楚並詳細列明,該計劃可以有效地保存該歷史建築,並為它帶來新的生命。
社會裨益
計劃將會:
把歷史建築活化再用,為荔枝角醫院帶來新的生命,並吸引本地、內地和海外遊客到該區;
幫助本地推動文物保育、國民教育和中華文化,使它們達到協同效應;
介紹前荔枝角醫院和荔枝角區的發展歷史,從而促進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文化交流;和
為酒店管理和旅遊業的學生提供每季50個培訓職位,促進本地人士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獲選機構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成立於1985年。
該中心聯繫世界各地的知識份子和學者,弘揚文化工作。
中心旨在提倡、介紹和發揚中華文化,致力推動香港和海內外華人文化界溝通,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促進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文化交流。
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出版文化學術研究的書刊;舉辦座談會、講座、文化旅遊、課程、展覽、工作坊、表演等等。
前瞻
獲選機構需要:
完成計劃的詳細設計﹔
完成所需的行政程序﹔
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就建議用途申請規劃許可;
正式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進行翻新工程 (預計施工期:約21個月);
申請營運所需牌照 (如需要);和
與政府簽訂有關社會企業營運和歷史建築保育協議。
預計計劃開始營運時間 : 2012年第2季 (文化館); 2012年第4季 (其他)
預計達到收支平衡的時間 : 第3年
香港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