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必列啫士街街巿﹕香港新聞博覽館
- 獲選機構﹕新聞教育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 建設成本: 約6,590萬元
- 社會企業營運所需的政府資助: 約500萬元
計劃簡介
- 將必列啫士街街巿轉變為以新聞為主題的博覽館。
- 項目包括:
- 透過本地百多年來的新聞報導,展示傳媒多元化是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的成功因素之一。
- 設有體驗館,讓參加者猶如置身新聞現場,認識新聞工作。
- 提供專題講座及研討會,介紹香港新聞業的演變過程及其對香港社會發展的影響。
- 向學生及年青人提供新聞傳媒及通識教育,和其他學習經歷。
歷史重要性
必列啫士街街巿的歷史重要性將會透過以下各方面彰顯及保存:
- 由於必列啫士街街巿所處區域是香港報業的發源地及香港最早期報刊出版的地方,將必列啫士街街巿活化為學生的新聞教育中心及聚集本地巿民的新聞資源中心,能將中西區報業發展的歷史傳統繼續保留;
- 將展示有關孫中山先生和街市的歷史聯系,以彰顯建築物的歷史重要性;
- 建議與街市的現有用途相呼應,達致服務社區及提供資訊交流平台的作用;及
- 從香港旅遊業的角度來看,新聞博覽館將令街市成為另一文化地標,吸引本地巿民及海外旅客參觀。
技術層面
香港新聞博覽館在以下各方面遵守保育指引:
- 拆卸必列啫士街旁的垃圾收集站後恢復原狀,解決了垃圾收集站遮擋由城皇街至半山的景觀。能彰顯到街市具有國際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格;
- 保存大部份建築特色及原有外牆;
- 符合現行的建築要求;及
- 適當的改建工程未有對建築物的內部和外觀造成嚴重影響。
社會裨益
這項目將為社會帶來以下的裨益:
- 透過新聞報道展示香港的歷史和發展,體現新聞自由及凸顯香港成功之道;
- 透過參觀博覽館和參加傳媒教育講座,使學生及年青人加深對香港的了解,提升獨立思考能力;
- 搜集過去百多年香港事件的新聞報導原始材料,承傳和保育香港的新聞文化遺產;
- 成為香港新聞從業員及海內外記者的交流平台;
- 會成為香港的地標,吸引海內外遊客,透過博覽館認識香港,欣賞香港的獨特文化;及
- 增加學生對香港發展歷程的了解和新聞傳媒的重要性。
獲選機構
新聞教育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基金屬非牟利組織,旨在提高香港新聞水準,以期「擴闊視野,啟迪心智」。鍳於國際環境急劇變化,香港面對激烈的競爭,新聞教育基金認為新聞業必須深化大眾對香港國際地位的認識,發揮啟迪人心的作用,以協助香港保持國際競爭力。
前瞻
- 獲選機構需要:
- 完成計劃的詳細設計;
- 完成所需的行政程序;
- 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就建議用途申請規劃許可(如有需要);
- 正式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 進行翻新工程 (預計施工期:約13個月);
- 申請營運所需牌照 (如有需要);及
- 與政府簽訂有關社會企業營運和歷史建築保育協議。
- 預計計劃開始營運的時間: 2016年
- 預計達到收支平衡的時間: 第3年
香港新聞博覽館